加快期貨市場對外開放
--在 2018 第三屆中國(鄭州) 國際期貨論壇上的講話
(2018 年 9 月 9 日)
方星海
尊敬的戴柏華副省長,
尊敬的巴羅先生,尊敬的邁克爾•吉爾先生, 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
初秋的中原大地,金風送爽,碩果高掛,我很高興參加第三屆中國(鄭州)國際期貨論壇。論壇已經辦了三屆,我參加了三屆,一次比一次辦得好,每年都有新的特點,在國內外已經有了一定的影響,聽說今年參加論壇的來自境外的嘉賓比較多。本次論壇以“新理念 新征程 新作為 期貨市場服務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為主題,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 報告、聚焦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具體行動,很有意義。在此,我謹代表中國證監會,對本屆論壇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改革開放徹底地改變了中國的面貌,也極大地促進了世界經濟的發展。期貨市場是改革開放的產物,伴隨著改革開放應運而生,應運而長。建設好期貨市場必須堅定不移地堅持改革開放。借此機會,我想專門就期貨市場的對外開放,談幾點看法。
期貨市場主要包括商品期貨和金融期貨。當今世界,幾乎每一個大宗商品都面對一個全球統一的市場,沒有國界。 這客觀上要求有影響力的商品期貨市場必須實行全球化交易,其買賣雙方的投資者必須是來自全球各個地方的,否則決定出來的期貨價格就不能準確反映大宗商品的實際供求關系,就是不準確、不權威的。金融期貨雖然還存在一定的地域性,但隨著我國金融對外開放的加快推進,越來越多的境外投資者進入了我國金融市場,他們迫切需要參與金融期貨交易,以管理風險和為客戶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這客觀上要求我們的金融期貨也要加快對外開放。
今年以來,中國期貨市場在對外開放方面呈現出品種、 機構、投資者“三箭齊發”的良好態勢。
一是特定品種對外開放的路徑基本成型,深度廣度逐步拓展。3 月 26 日,原油期貨成功上市,成為我國首個對外開放的期貨品種。5 月 4 日,鐵礦石期貨正式引入境外交易者,成為我國首個已有期貨國際化的品種,為期貨市場已上市品種國際化積累了經驗。目前原油、鐵礦石期貨總體運行穩健, 境外交易者有序參與,功能逐步顯現。原油期貨上市以來, 成交量、持倉量穩步增長,累計已成交 1,180.82 萬手(單邊,下同),成交金額 5.77 萬億元,日均成交穩定在 10 萬手以上,持倉穩定在 1.5 萬手以上,市場規模已邁入世界前三。多家境內外大型產業客戶參與交易。普氏、阿格斯等國際行業主流大宗商品信息報價機構已經在其信息產品中增列了我國 原油期貨價格。上市之初,就有國內外現貨商使用我國原油期貨價格進行了點價交易。
二是期貨服務業擴大開放政策正式落地,“引進來”、“走出去”同步推進。8 月 24 日,《外商投資期貨公司管理辦法》正式發布實施,符合條件的外商持有境內期貨公司的股份可達到 51%,三年后股比不受限制。期貨服務業的擴大開放有助于引進國際領先機構的管理經驗,發揮“鯰魚效應”,促進行業競爭能力的整體提升;還有助于與市場開放形成協同效應,為引入的境外投資者提供便利服務,提升國際化品種的定價能力和國際影響力。同時,我們繼續鼓勵期貨公司“走出去”,設立、收購、參股境外期貨經營機構,提升跨境服務能力。目前,我國已有 19 家期貨公司設立境外子公司,有的期貨公司成功實現了在境外交易所上市,在境內交易所上市也在穩步推進。
三是期貨交易所境外布局逐步深化。配合市場開放,期 貨交易所積極深化境外布局,大力推進境外注冊和境外機構設立,以加大國際市場推介,便利境外投資者參與交易。目前,上期所、鄭商所、大商所均已在新加坡設立辦事處。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和大商所已經在香港證監會注冊為自 動化交易服務(ATS)提供者,可向當地市場參與者提供電子平臺交易服務,便利其直接參與境內特定品種交易。
下一步,中國證監會將繼續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對外開放“宜早不宜遲、宜快不宜慢”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國家金融業對外開放的總體部署,堅持“引進來、走出去”兼顧、近期以“引進來”為主的方針,順勢而為,積極有序地推進中國期貨市場的對外開放。
一是加快推動期貨法立法,健全期貨市場法律保障體系。金融市場是規則先行的市場,國際投資者對高標準規則的需 求十分強烈,中國證監會充分認識到完善法律制度體系對期 貨市場對外開放工作的重要意義。我們將加大力度推動期貨 法立法,完善對期貨交易基礎制度的法律保障,消除投資者 顧慮,為期貨市場發展和對外開放打下堅實的法律制度基礎。
二是增加對外開放品種供給,提升期貨價格國際影響力。近兩年,期貨品種上市步伐不斷加快,目前已上市期貨、期權品種共 58 個,市場工具不斷豐富。今后我們將積極推動符合條件的期貨品種引入境外交易者,所有發展成熟的大宗商品期貨品種,未來都要向國際投資者開放。目前,PTA 期貨、20 號標準橡膠期貨的對外開放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中,很快就會有結果。QFII、RQFII 投資商品期貨品種也在積極研究推進。在證監會的指導下,境內三家商品期貨交易所都已經確定了一兩個品種,制定了這些品種在一定期限內成為國際定價中心的路線圖,正在積極推進落實。證監會將對落實情況進行定期檢查考核。擴大開放的最終目的是要提高我國期貨市場的競爭力,提升期貨品種價格的國際影響力,成為重要的國際大宗商品定價中心。從一兩個具體品種抓起,盯住不放,抓出成效,是提高期貨交易所能力、建設國際大宗商品定價中心的有效方法。
三是完善交易制度規則,服務全球投資者。開放的市場需要國際化市場規則的配合。在鞏固現行有效的監管體系的基礎上,我們將督促各交易所重視國際規則研究,在開戶制度、交易時間、保證金制度、違約處置、境內境外資金劃轉等各環節學習和借鑒成熟市場的有益經驗,進一步提高規則的適用性和科學性,為境外交易者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服務。
四是加強跨境監管與執法協作,維護市場穩定。防范金融風險,尤其是跨境風險,是對外開放的前提和保證,也是各國監管機構的共同任務。目前,證監會已與 62 個國家和地區的證券期貨監管機構簽署了 68 份雙邊監管合作諒解備忘錄,跨境監管執法合作已有了良好的基礎。不久前中國證監會與香港證監會專門就期貨市場監管簽署了合作備忘錄,就涉及雙方市場的跨境品種的推出和極端市場情況下雙方的監管責任配置等做出了安排。這份MOU是目前國際證監會組織成員之間監管合作最緊密的。我們將根據期貨市場對外開放的需求,與其他相關監管機構密切溝通,進一步升級和完善監管合作備忘錄。
五是鼓勵期貨交易所擴大國際合作,探索開放新模式。支持期貨交易所以現有境外機構為起點,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論證增設境外辦事機構的可行性,包括設置境外的交割庫存,支持和帶動期貨公司等共同拓展國際市場。按照積極有序、善作善成的原則,在增加監管合作的前提下,支持我國期貨交易所與境外交易所開展形式多樣的合作,包括產品互掛、股權護持等,不斷深化互利共贏,服務好我國總體外交戰略。
“多少事,從來急,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擴大期貨市場對外開放,推進國際化經營,提高我國經濟配置全球資源的能力,必須要有種緊迫感。各交易所首要任務是加強國際化人才建設。當今世界,有些人依然熱衷于單邊主義和霸權主義。中國最能理解落后就是挨打的道理,割地賠款是不管用的。只有單邊主義損害到他自身的利益的時候,單邊主義才會停止。
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習近平總書記在剛剛閉幕的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上指出,面對時代命題,中國堅定不移堅持對外開放,把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作為自己的使命。期貨市場必須以加快對外開放促進改革和發展,同時要以深化市場改革促進開放和發展向縱深推進,為我國和世界經濟的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預祝本屆論壇取得圓滿成功!
謝謝大家!